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尊龙凯时

公司新闻

公司新闻
60年风雨兼程 60年辉煌成就 ——写在云锡松矿建矿60周年之际

60年建设发展,60年沧桑巨变。1952年1月1日,尊龙凯时公司松树脚锡矿成立,翻开了松矿建设发展的新篇章。60年来,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和云锡公司的正确领导下,通过几代矿山老前辈艰苦创业、励精图治,几代矿山工人常年在地层深处,吃苦耐劳、顽强拼搏,使松矿从一个以手工开采、人背马拉、矿种单一的小型矿山,发展成为机械化程度较高、生产系统完善、生产工艺先进、管理制度健全的有色金属大型地下矿山,成为了云锡的主力矿山之一。

党的建设全面加强

60年来,松矿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,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,保证了矿山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。60年来,松矿党组织由建矿初期的一个支部,发展成了党委,6个党总支,22个党支部;党员队伍由18人发展到了684人。建矿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,松矿党委以不断巩固党组织在企业的领导地位为核心,坚持矿山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,全面抓生产,抓生活,抓思想,带领全矿职工艰苦创业,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社会主义生产建设高潮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松矿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为发挥政治核心作用,监督保证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。进入新世纪以来,松矿党委紧密结合生产建设和改革发展工作,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,全面推进党建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,走出了一条“围绕中心做工作,进入管理起作用”的党建工作新路子,使松矿的党建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,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,充分发挥了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、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矿山的建设发展优势,促进了矿山的持续稳定发展。

生产建设持续发展

60年来,松矿始终坚持遵循矿山发展规律,生产和建设并重,保持了矿山的持续稳定发展。60年间,松矿建设发展经历了高速发展、大幅波动、持续稳定、再度崛起、跨越发展五个时期。1952~1966年的15年里,随着松矿原矿山配套改造工程的完成和松硫一期工程的投产, 松矿由单一开采氧化矿的小矿山,发展成为同时开采氧化矿、硫化矿、铅矿三个矿种,年产矿量超过20万吨的中型矿山,形成松矿生产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。1967~1979年的13年间,松硫一期、二期工程的建成投产,促成了70年代初期的生产高潮。期间有3年掘进进尺超过5万米、出矿量超过百万吨,原矿锡、铜、铅金属连续6年超过万吨,达到了大型矿山规模。但是由于十年“文革”的影响,产品产量出现了两次大的低谷。形成了松矿生产建设的大幅波动时期。1980~1994年的15年间,年掘进进尺达3~4万米,年出矿量达50~60万吨,年产锡铜金属3500~4500吨,是松矿生产的持续稳定时期。1995~2001年的7年间,随着银铅矿技改工程的竣工和大马芦新区的开发建设,松矿原矿金属产量大幅度增长,实现了97登万吨,98年破纪录,99年攀高峰, 2000年上台阶,2001年再次刷新历史纪录的发展目标。形成了松矿生产建设的再度崛起时期。进入新世纪的10年,是松矿快速发展的10年,随着矿山供电、压气系统的改造和大马芦工程的建成投产,矿山产能不断扩大,大马芦氧化矿基地实现并持续万吨级规模,三大平台建设快速推进,高峰山硫化矿接替基地加速建设。这一时期的出矿量均超过百万吨,达到了大型地下有色金属矿山规模,形成了松矿生产的跨越发展时期。

地质找矿成效显著

60年来,松矿始终坚持开发矿业地质先行的原则,持续加强地质找矿工作,地质找矿取得了显著成效,极大地提高了矿山服务年限。60年来,在国家和公司的大力支持下,松矿改变了解放初期挨矿找矿的落后找矿方法,采用先进的物探、化探等手段,坑探钻探结合,在松树脚矿田和高松矿田,探获了大量氧化矿、硫化矿和银铅矿资源。60年共完成找矿坑探工程31万米,钻探工程53万米,探获锡、铜、铅金属 万吨。近几年来实现了当年找矿量大于消耗量的目标,保有资源储量达到万吨,为松矿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。

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全面提高

60年来,松矿始终坚持“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的方针,不断加大安全投入,完善矿山通风系统、改进安全设施,提高安全技术水平,全面提高了矿山的本质安全化水平。60年来,坚持建立健全安全教育管理制度。坚持开展安全生产竞赛,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。坚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,废水、废气、废渣,“三废”得到综合治理和利用。坚持绿化美化矿山环境,建成了园林式生活基地。坚持开展职业病防治、劳动防护、疗休疗养等职工劳保工作。形成了全员、全方位、全过程的安全综合管理体系,全面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,不断提高矿山人、机、环境本质安全化水平,保障了职工健康和矿山安全生产。

技术装备水平整体提升

60年来松矿始终坚持依靠科技进步,推动矿山发展,不断引进先进适用的新技术、新装备,使矿山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。60年中,松矿走过了20世纪50年代的人背马驮、手工作业;60年代的小型机械化和先进采矿方法应用;70年代的机械化生产和天井钻机应用;80年代的非电爆破技术、网络计划技术应用;90年代的计算机应用;21世纪的推进矿山信息化、数字化建设发展历程。60年间,共有21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、省、部级和云锡科技进步奖,为松矿的快速、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。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,带来了松矿劳动生产率的提升。2010年,松矿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达433吨/人年,与建矿初期111吨/人年相比提高了293.5%。

内部改革不断深化

60年来,松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,深化改革,强化管理、优化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结构。60年来,松矿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,进行了全民集体“五统一”,“减人增效,下岗分流”,“三项” 制度改革,医院、学校等社会职能划转地方政府,劳务用工改革等,打破了“大锅饭”、“铁饭碗”,形成组织机构精干高效、干部能上能下、职工能进能出、收入能增能减的激励约束机制,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,不断增强了发展的内在动力。

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

60年来,松矿始终坚持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协调发展,为矿山的科学发展、和谐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。60年来,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投入,在甲介山生活基地修建了篮球场、游泳池、电影院等文化娱乐设施。先后建设了覆盖全矿的广播、电视和计算机局域网。先后编撰了松矿精神文明建设规范、《云锡松矿志》等职工教育书刊资料。创办了松矿报、梨花山报、松矿之窗等内部报刊,构建了具有矿山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宣传教育阵地。坚持开展矿工节文化月活动,推进企业文化建设,丰富职工文化生活。连续10年保持了云南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。

职工生活水平大幅提升

60年来,松矿始终坚持发展依靠广大职工,发展为了广大职工,发展成果与广大职工共享。在物资匮乏的20世纪50年代,松矿老矿区就建立了食堂、卫生保健站等生活服务设施。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,松矿也尽力办好职工食堂和职工疗养所,开办农场,增加职工蔬菜和肉食供应,防止了水肿病蔓延。1981年以后,投入大量资金,建设甲介山生活新基地,将矿山生活办公基地整体搬迁到甲介山。经过30年的努力建设,使乱石成堆,杂草从生的甲介山,变成为生活设施完备、环境优美的园林式矿山。2010年,松矿职工人均收入达4.3万元,职工生活水平大幅提高。已有部分职工拥有了私家车,大多数人家在个旧、蒙自购买了住房。矿部开通了个旧、蒙自通勤车,使松矿职工告别了建矿初期的爬山走路,告别了80年代的大蓬货运车,实现了“矿山工作,城市生活”的美好愿望。

60年风雨兼程,60年辉煌成就。60年来,国家和公司累计对松矿投资了8亿元,松矿几代矿山工人,累计掘进进尺2231公里,采出矿石4140万吨,生产原矿锡金属27万吨,铜7万吨,银272吨,铅17万吨,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65亿元,内部利润 19亿元。松矿儿女以高倍的投入产出率回报了国家和社会,创造了无愧于历史,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,为云锡公司的百年辉煌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60年来,松矿先后涌现出了以段家俊、戴正有、陈伯荣、苏发有、王保生、张新明、务志明等省部级、国家级劳模为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。先后获得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,国家金属山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,省廉政文化示范点,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,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国家级、省部级荣誉称号84个。

60年悠悠岁月,百里锡山见证了松矿的发展与成就;60年匆匆时光,无数巷道记载了松矿人奋斗的身影与足迹;回顾过去,松矿人豪情满怀;展望未来,松矿人信心百倍。在今年“十二五”规划中,松矿提出了“党建优势充分发挥、资源持续保障有力、生产布局科学合理、矿山装备现代高效、系统建设齐全完善、运营管理提质增效、环境氛围和谐稳定”的现代矿山新理念;制定了“十二五”期间掘进进尺41.1万米,生产原矿金属11.99万吨,探获金属储量44万吨,营业总收入59亿元,利润20.8亿元,职工收入翻一番的宏伟目标。

“强云锡之基石,做矿山之楷模。”这是公司总经理高文翔在《松矿志》上的题词,这是公司对松矿60年发展贡献的充公肯定,更是公司对松矿未来发展寄予的殷切期望。在新的蓝图面前,在新的号角声中。相信勤奋务实,勇于创新的松矿人,一定能够在建设现代矿山的征程中创造松矿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!一定能够为控股公司打造国际一流矿业企业再作新的更大贡献!

责任编辑:倪秀华 张 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