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的四季轮回,能够见证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,也能见证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,更能见证一个企业的变革图强。十年来,卡房分公司立足矿产资源大矿床、小矿体,低品位、多金属的生产实际,勇担做强矿山、做优选厂、做大项目的发展使命,在逆境中挖掘潜能新优势,在攻坚中实现产业新拓展,走出了一条重开采、高利用、低排放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,在破局增效中重塑卡房矿山发展新定位——立足南大门,打造铜锡钨多金属生产基地!
提升资源保障铸链
卡房分公司始终把地质找矿作为生存发展的根基,遵循矿山“贫富兼采、大小顺采、难易皆采”的持续生产规律,树立“埃矿找矿,探采结合,探边摸底”的地质找矿理念,规范性开展矿区范围十年地质找矿规划,与大专院校深化合作完善卡房矿段整体资源的开采评价,在对比核实矿山开采原始资料的前提下,进一步发挥本土工匠的技术力量,积极探索研究矿床成矿规律,加大矿区深部、上下盘、两翼及周边、外围找矿勘探力度,迄今已探获锡、铜、钨、铋、钼、金、银等多种金属,其中获取信息表明铜钨储量居云锡矿山前列。分公司推行三维系统信息化技术指导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、地质勘查和采掘计划,年出矿量从前十年的100万吨至今年逾170万吨,控制类资源占比从17%提高到50%、探明类资源占比从1.5%提高到3%。坚持“钻探为主,坑钻结合”的勘探原则,以新山、大白岩深部、西凹找矿为核心,兼顾周边勘探、仙龙勘察区普查,重点抓好蒙子庙生产区资源加密升级及西凹、东凹、黑蚂井、黄泥硐以西资源开拓工作,组织1450米以下及空白区域找矿及7-3#矿体周边找矿和搜采工作,收集分析1-20#矿体资料做好工程设计,加快百花草1360中段找矿工程、大白岩深部找矿项目攻关,逐步形成1740至1600米的多金属开采区域,蒙子庙、东凹、西凹三个共生矿骨干采场,1600到1450米单铜矿生产区域。针对接续工作掘进进尺投入不够,采场准备不足,生产组织可调控能力差的问题,分公司从2020年开始编制“三级矿量”平衡实施方案,对东瓜林、金竹林坑采取“一坑一策”考核措施,定时间、定任务、定奖惩,加快重点工程和骨干采场建设,为卡房分公司持续发展奠定了资源保障基础。
推进采矿方法优化,提高采矿技术经济指标。针对西凹凹兜型矿体,矿岩松散,顶板管理难度大,损失贫化率高,安全风险高,加强采矿方法优化,加快智能矿山、智慧矿区建设,推广应用充填采矿法,实现安全、高效、绿色开采。推广高效装备采矿,加大隔废提高出矿品位,降低运输和选矿成本;优化采矿方案,降低炸药、雷管消耗。聚焦产量、成本、质量、效率“四个维度”,精准分析、算清细账,牢牢把握分公司目前已有资源、区位、系统、团队优势,深度精准找矿。根据探矿信息着手大黑山、棉花山地质资源实地探矿,为盘活南部园区保有资产提供前景谋划,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实现安全、经济、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。
优化选矿工艺强链
卡房选矿流程经过60多年的改扩进,从建厂时单一的重选作业形成“磁一重一浮”联合工艺,选矿能力从最初的200吨/日提升到现在的5600吨/日。2008年,标志着多金属规模采矿的云锡卡房大坑开坑,2011年,1000吨/日单铜选厂扩建为2000吨/日单铜、钨选联合流程,2019年,改建1000吨/日共生矿流程投入生产。选矿车间形成可选别单铜硫化矿、锡铜共生矿、钨多金属矿为一体的5000吨/日综合生产车间。两大选厂围绕中心抓效益、提质量、降成本、推改革、促发展,在精心组织满负荷生产中充分发挥产业工人的智慧力量,选矿“效益中心”的作用进一步突显。
十年来,卡房选矿工艺针对制约可持续发展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从优化生产能力、生产调度、流程管理入手,实施科研技改项目143项,提高处理量、回收率,多碎少磨、降低原矿和精矿单位成本,科技创效5569万元。先后荣获国家、省、州、市、云锡科学技术奖7项,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一等奖2项、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一、二、三等奖各1项、锡业股份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专利11项。其中: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改进钨精选加温落后工艺,为国内选矿行业首创,节电37%,钨回收率大幅度提高;推进新型摇床试验填补了重力选矿空白;磨机直驱技术完成了国内第一台高压变频调速永磁直驱棒磨机改造,节电28.4%,并在老厂、大屯锡矿推广应用;单铜选厂塔磨、浮选柱的推广应用、锡铜钨精矿干燥等技术改造,提升了选矿指标和技术水平;优化选钨药剂、增加隔渣筛、更换粗精矿泵,钨精矿回收率提高2.7个百分点;改进《含铜矿石中金的测定——泡沫塑料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》弥补金含量在0.5克/吨以下的检测空白;1000吨/日直线筛代替洗矿系统改造,减少矿石过粉碎,年节水电维修费680余万元;探索爆破块度与选厂碎磨工艺相结合方式,降低综合能耗。
在1000吨系统优化流程中,面对工期紧任务重,选矿车间、综合车间、通运车间、机关等党支部组建能战善战的突击队,与工程赛跑,与时间赛跑,顶风冒雨、挑灯夜战,仅用100天攻下了需1年多才能完成的1000吨系统优化,共生矿处理能力由600吨/日提升到1600吨/日,解决了采选不匹配问题,在弘扬云锡精神中创造了“卡房速度”,奠定了卡房分公司持续发展基础。
回收资源再用延链
尾选回收有价多金属,是卡房分公司提高资源利用、增强发展后劲的一大创新举措,分公司把600吨选矿工段锡铜共生矿生产线调整为尾选综合回收的“前沿阵地”,把2000吨尾选工段作为车间的“后方防线”,聚焦锡铜共生矿指标提升攻关、硫精矿产量提升攻关、钨锡富中矿回收提升攻关。在优化600吨选矿生产工艺中,技改磁选、浮选系统,完善浓密机、旋流器、冲洗水系统、增设矿浆沟道、改造原矿给料筛,根据物料特性调整锡富中矿产品结构,对锡富中矿产品进行锡干燥作业,彻底改变了600吨尾选锡富中矿全靠原始脱水和人工出矿的落后生产局面。完善600吨铜粗精矿再磨工艺,简化流程,降低能耗,处理量达到了700吨/日以上,技术经济指标稳步提升。在2000吨尾选流程重选前增加磁选机,有效回收2000吨单铜尾矿中的铁矿物,月增加高铁硫精矿1000吨左右;同时铁矿物脱出后,减少了铁矿物对钨、锡选别的干扰,为2000吨尾选钨、锡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在200吨尾选锡粗精矿精选前增加磁选机,恢复利用闲置磁选机,在不增加原工艺新动力的情况下,实现“绿色”改造,为提高多金属分选创造了有利条件。成功把加温精选尾矿返回常温粗选,降低了钨加温精选尾矿金属损失,打破了精选尾矿直接排尾丢弃的传统工艺,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,为云锡钨选矿技术重大突破。强化“多碎少磨、中矿再磨”,合理分配碎矿、磨矿作业负荷;强化重选中矿再磨,凸显“分段磨矿、分段选别”的效能,大幅度提高尾矿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效率。
卡房片区处于个旧矿区地表分水岭南坡,过去大量坑内涌水基本是放任自流。卡房分公司高效利用“坑内出水和尾矿回水”,坑水采取架箱支护,修沟引水、建池囤积,多级泵站输送方式;尾水集中排到卡房尾矿库、大凹塘尾矿库进行沉淀澄清、无害中和处理后,运用专线泵站供给等循环供水方式,回水利用率占据生产用水的85%左右,年节约供水成本近300万元。
十年来,卡房分公司在传统产业升级中打造云锡改革的“卡房模式”,在延伸产业提升价值链中展现“卡房智慧”,在矿山绿色生态文明建设中竞显“卡房风采”,在百年云锡焕发新面貌中贡献了“卡房力量”。十四五开局,卡房分公司确定新一轮愿景目标——立足南大门,找准新定位,打造铜锡钨生产链新型矿山。
责任编辑:陈 雍
审核:李 沛